九龍塘天橋說書

嘻嘻·

"Words and ideas can change the world."

好的译者需要学会很多东西,私以为最重要的是对文本对文学的尊重,也是对自己译者身份的尊重

心の壁:


打个比方,你的发挥就像是在天上的风筝,而作者原意就是你手中的线。还有人说,“翻译就像是戴着枷锁跳舞。” 戴着枷锁已经很难受了,还要跳舞,还要跳得好,那就更难了。但是你觉得再难受,难度再大你都不能把它们丢掉。


“英式中文”多半是因为译者自身的能力不足,对原文的理解本就不够充分,不够深入,再加上中文运用能力欠佳,无法突破原文结构的束缚,更加不懂得再如何按照中文的思维和架构进行重建和重组了。


机器无法取代人的恰恰是人的创造性。这也是翻译最大价值的体现。而很多译者的翻译是对照着字典词义一个个拼起来的。如果这样就是翻译,那么翻译未免太简单了。这功夫怎么练呢?简单说就是需要有几颗心——虚心、留心、用心、恒心,还要有一颗文艺青年的心。


可是实际上,在现在这样的“英文”环境下,问题往往出在中文不够好,而不是英文不够好上:用词单一,搭配不当,译文缺乏美感,跳的舞蹈不是“惊鸿舞”,而是“僵尸舞”了。



今天看了Fiberead的Habby老师讲翻译,觉得非常受益,把我个人认为很不错的段落摘了下来。我本身不是英语专业,之前也没有接触过英语翻译的专业书籍,但之前出于兴趣翻译过几篇英文的同人文,现在感觉实在是词不达意、漏洞百出。从文章中看来,我最大的毛病就出在“中文运用能力欠佳,无法突破原文结构的束缚”上了。可能是由于我太过保守,不敢在原文的基础上发挥太多,但实际上只要不脱离原文的意思就没有任何问题。而且,还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翻译腔。可能是因为对国内的文学作品涉猎相对少一些,导致我对有些被说成是翻译腔的东西根本、完全、没有任何意识。现在想想,也许平时我写文章的时候就有一点翻译腔的意味在里面,在几年前还没有这种状况(很庆幸我高中的时候写作文还不是这种样子),不知为何成了现在这个情况......看来平日我得对中文习惯用法长点儿心了。


人是需要在练习中不断进步的。最近下了几本翻译相关的书籍在Kindle上,有空拿出来多看一看。正好我十分喜欢的一位新东方老师正在微博上发起百日翻译活动,每天把一句或者一段英文翻译成中文,看到那些优秀的作品也能让人学到很多。现在越来越感觉到其实英翻中对英文和中文的考验是一样多的,今后要以更多优秀的译文作品勉励自己。


期待一个全新的明天。


2015.04.15

评论

热度(13)